感统训练面面观
2019-12-20 来自: 厦门市思明区郑丽缎教育咨询服务部 浏览次数:266
“感统”是什么
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。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,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(视觉、听觉、味觉、嗅觉、触觉、前庭觉和本体觉等)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,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,(包括:介释、比较、增强、抑制、联系、统一),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,简称“感统”。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,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。没有感觉统合,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,因此,从小我们就要对宝贝施行恰当的感统训练。
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
感统失调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,主要体现在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、对儿童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、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障碍、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、心理素质差等方面,其具体表现如下:
◆前庭平衡功能失常:表现为多动不安、走路易摔倒、原地打圈晕眩、上课不专心、爱做小动作、任性兴奋好动、粘人、自控能力差、情绪不稳定、爱挑剔、语言发展迟缓等。
◆视觉感不良: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,玩电动玩具,却无法顺利地阅读,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,常把数或字写颠倒。
◆听觉感不良:表现为把别人的话当“耳旁风”,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。
◆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: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、吃手、咬指甲、爱哭、爱玩弄生殖器等、过分依赖父母、容易产生分离焦虑,或过分紧张、过分碰触各种东西;有强迫性的行为、个人表现缺乏自信、消极退缩。
◆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:冒险行为、自伤,不懂总结经验教训,或者少动,孤僻,不合群、做事缩手缩脚、缺乏好奇心、缺少探索性行为。
◆本体感失调:站无站相、坐无坐相、缺乏自信、脾气暴躁、粗心大意、挫折感很多等。
◆动作协调不良:走路容易摔倒,不会系鞋带、扣钮扣、用筷子,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、骑车、跳绳和拍球等精细动作。
看到这里,家长们有没有引起警觉呢?感觉统合一旦失调,对宝宝未来的成长发育会造成可怕的负面影响,那么,宝宝是如何感统失调的?家长又应该如何纾解呢?
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及其他十二位儿童专家共同认为,儿童感觉统合失调,主要有以下两大原因造成:
A、生理原因(先天性的)
(1)胎位不正引起的平衡失调;(2)早产或剖腹产造成幼儿压迫感不足;造成触觉失调。
(3)怀孕期间不正确的吃药和打针对幼儿造成的伤害;
B、环境及人为的原因(后天性的)
(1)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,使儿童活动范围变小,大人对幼儿过度保护,事事包办,导致儿童接受的信息不;(2)父母太忙碌,辅导少,造成幼儿右脑感官刺激不足;
(3)出生后,没让孩子经过爬就直接学走路,产生前庭平衡失调;
(4)父母或保姆不让孩子玩土,玩沙怕弄脏,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;
(5)过早使用学步车,使幼儿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;
(6)父母要求太高,管教太严,人为地造成孩子压力太大,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感。